2008/2/10凌晨
當兵時的同袍小利過年回屏東內埔老家過年,他翻了翻祖父於學生時代的照片,他告訴我照片中總有一位留著兩撇鬍子的日本老師,真是嚴肅。我告訴他,那就是時代風格(好像老師的語氣ㄚ),而從中我們也看到當時教育的體制、教育現場的氛圍。
沒有親身體驗過的我們,真的也只能從中窺知一二。也因為如此,我們很難去描述什麼是「殖民」,或是「綠色海平線」的模樣。雖然我對此議題頗感興趣,卻始終無力著筆,而必須坦承自己的無知。
還好服完一年兩個月的兵役,在這段歲月中,所經歷過的一切,似乎可以稍稍地幫助我瞭解七十歲以上的台灣人的歷史意識,以及「太平洋戰爭」對他們所造成的影響,即便這份理解可能是偏頗的,可能是片段的。仍然是我對於這塊土地理解的一個新的起點。
首先,戰爭期世代的型塑,不只台灣有,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都存在著所謂的戰爭期世代。戰爭期世代所接受的教育不但影響著他們自己,甚至可能影響到下一代。還有,他們在戰後的競爭力不如其他的世代,而成為了失落的世代。這個部分同學們可以詳讀中研院研究員周婉窈老師所著海行兮的年代一書序言。
其次,關於戰爭,什麼是戰爭?戰爭一定是邪惡的嗎?同學可以進一步地思考。印尼與德國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對於太平洋戰爭,有著讓我非常驚訝的描述。一方面固然譴責了日本軍隊的殘酷,另一方面,也強調了英國歷史學家Christopher Thorne (1934-1992)所言:與其說是日本的敗北,還不如說是西歐帝國主義的提早落幕。(因為荷蘭在印尼殖民了三百五十年,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趕走了歐陸帝國主義。進而造就了日後東南亞戰後的獨立運動。)
因為還在思考,還在學習的過程之中,簡單地描述我對於「綠的海平線」紀錄片的粗略思索,還好的是導演客觀地「記錄」、「描述」,我想提供了我們之後還可以繼續思考、討論的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